首 页| 热点新闻| 基础知识| 风险测评| 国外保密  | 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 法律法规| 教育平台| 在线咨询
  • 专项服务
  • 设计TSBPM
  • 商秘基线保护
  • 商秘深度保护
  • IP转移保护

最高法:算法获得商业秘密保护|直击发布会

2025-01-06 17:43        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次发布会中,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8件科技创新领域典型案例,其中一公司的算法获得商业秘密保护。
 
        《意见》提出,要“更好把握激励科技创新与维护公平竞争的关系”“依法规制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助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在发布会上表示,人民法院依法严惩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引导新领域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发布会现场
 
        顶端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中获得的典型案例材料显示,案例涉及生物医药、中医药、芯片、算法、数据、锂电池、新能源、互联网等多个科技创新领域,包括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等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类型。
 
        案例中,深圳市智某技术有限公司系一家互联网高科技公司,推出“天某”手机APP,采用其自主开发的大数据追踪系统,进行智能跟踪、个性化推荐、智能摘要等,为企业提供“商业情报收集”和“舆情检测跟踪”服务。另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开发的“学某某”APP采用了与原告实质性相同的智能检索算法。智某技术有限公司将对方起诉至法院。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涉智能检索算法核心为模型的选择优化以及模型之间排除相互妨碍,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并不为公众所知悉且具有商业价值,相关技术信息符合认定为商业秘密法定条件。
 
        法院审理后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下架侵权APP产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人民币20万元。
 
        最高人民法院在分析该案例的典型意义时认为,算力、算法、大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其中算法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础,是开发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通过大数据不断地测试获得的劳动成果,其研发成果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上的商业秘密。该案的审理,有利于此类纠纷裁判路径的统一,为审慎探索新型知识产权权益保障之路提供有益参考。
 
        来源:顶端新闻
  • VIP专享
  • 泄密风险测评
  • 风险比对
  • 泄密案例